人物志,往期回顾,订阅邮购。读者来信,东方网。
首页。
杂志简介/《炎黄春秋》
《炎黄春秋》是以史为主的综合性纪实月刊。对古今中外、重点是当代革命和建设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是非功过,依据翔实的史料,秉笔直书,不增美,不溢恶,求实存真,以史为鉴,以史资治。
《炎黄春秋》拥有一大批高水平的作者,他们有的是资深的革命家,是革命和建设重大事件的亲历者;有的是学有专长的专家学者,对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有深入的研究。他们的文章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史料价值,在海内外读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历史沿革/《炎黄春秋》
《炎黄春秋》是纪实性综合月刊。面向现实,纵览历史,着眼国内,兼及海外,对古今中外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依据详实的史料,秉笔直书。誉人不增其美,毁人不增其恶,在期刊之林具有鲜明特色。
1991年,《炎黄春秋》在已故军方领导人萧克与张爱萍等人赞助下问世。编辑部有一批新闻战线的老兵,他们饱经忧患,明辨是非,虽届古稀之年,忧国忧民之心不改当年。本着“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精神,他们以刊物为平台,梳理往事,针砭时弊,为探讨*发展道路进行了可贵的努力。
《炎黄春秋》的宗旨是独立思考,秉笔直书,客观、公正而真实地反映几十年来的*现实,可以说是反思*的一面镜子。《炎黄春秋》已成为当今*媒体中一家颇具影响力的刊物。
炎黄春秋网为《炎黄春秋》杂志社下属网站,主管主办单位为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
2013年1月4日上午10时许,炎黄春秋编辑部在其官方微博发布网站被关闭且原因不明的消息,引起巨大关注。
2012年12月31日分别收到署名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系统”的短信和邮件:“您备案信息中的网站炎黄春秋网已被注销,该网站的备案号京ICP备08100492号-1已被收回。特此通知!”通知中没有注明网站被突然注销的原因。暂时无法访问该主页。
2013年1月5日上午8时30分,炎黄春秋编辑部在其官方微博账号发布信息:“本刊网站今天上班后将按北京通讯管理局提示,与接入商联系办理相关备案手续。希望能够尽快恢复被收回的炎黄春秋网的备案号,网站早日运营。深切感谢广大网友对炎黄春秋的热情关注。”炎黄春秋网主编张晓鸥处获悉,他今日(1月5日)上午即着手办理恢复网站一事,争取尽快完成备案审核。据了解,此类审核一般需要十个工作日左右。
北京市通信管理局(下称北京通管局)一名女负责人表示,炎黄春秋网被注销,是因为其更换了新的接入服务商,未能实现平滑交接。“原有的备案信息就不完整了,我们称类似这样的网站为‘空壳网站’,将其备案号撤销,完全是按照正常的工作流程在走。”
而工信部1月4日表示,(炎黄春秋网被关闭)主要是炎黄春秋未及时更新备案信息,导致其接入服务商名称、IP地址等接入信息缺失造成的,“在当地通管局办理相关备案手续之后即可开通”。
炎黄春秋网主编张晓鸥表示,他在1月4日向北京通管局咨询后才获悉,早在2010年8月30日,炎黄春秋的备案号即被取消接入,但直至2012年12月31日,他们才接到网站被注销、备案号被收回的通知。据张晓鸥介绍,炎黄春秋与接入服务商的合同到2013年1月11日才到期。炎黄春秋编辑部没有主动要求过更换接入服务商,期间网站一直正常运营。
基本介绍/《炎黄春秋》
《炎黄春秋》杂志是以史为主的综合性纪实月刊。对古今中外、重点是当代革命和建设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是非功过,依据祥实的史料,秉笔直书,不增美,不溢恶,求实存真,以史为鉴,以史资治。
《炎黄春秋》杂志以独立性和权威性著称于国内外,荣获*媒体*致敬奖。
*影响力——1991年创刊,由资深的老革命家领衔创办。杂志的影响力源于一大批高水平的作者——资深的革命家、革命和建设重大事件的亲历者、对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他们文章所具有的权威性、独立性和珍贵的史料价值,在海内外享有极高声誉。其主要支持者为上世纪80年代末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中顾委)部分成员。
*权威性——*披露重要事件的内幕真相,评论重要人物的历史功过,剖析*社会进程中热点问题和敏感话题。针对现代和当代*重大问题的一系列极具真知灼见的评述性文章,在国内外反响强烈、影响重大。被赞誉为“是一份充满对*历史的良知和对*未来责任感的杂志”、“是目前**影响力的综合性纪实月刊”。其内容与官方历史颇有出入,但也有不同意见者表示其部分内容与原始文件不符。
*传播性——国内外多家著名平面传媒、电广传媒、主流网站、文摘报刊即时转发本刊重要文章,热评本刊*观点立场,极大强化了本刊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炎黄春秋网”、“炎黄论坛”借网络之力无限扩大杂志的传播范围,而网站和论坛也成为目前国内外影响重大的政史类网站和各类思想交锋的“民主论坛”。其论坛内多次出现违反政府法律及法规的文章09年因此一度被服务器提供商停止服务。
2013年1月4日,炎黄春秋网关闭,工信部称,由于炎黄春秋未及时更新备案信息,导致其接入信息包括接入服务商名称、IP地址等缺失造成,“在当地通管局办理相关备案手续之后即可开通”。
2013年1月18日炎黄春秋编辑部在其官方微博账号发布信息:“炎黄春秋网恢复运行。今天下午收到工信部网站备案系统发来“关于ICP备案申请审核通过的通知”邮件:“您的ICP备案申请已通过审核,备案/许可证编号为(略),审核通过日期:2013-01-1815:28:39”。经过简单调整,炎黄春秋网下午6时正式恢复运行。深切感谢广大读者对《炎黄春秋》杂志的关注和厚爱。
相关研究/《炎黄春秋》
《炎黄春秋》的贡献
通过阅读《炎黄春秋》,发现给杂志撰稿的作者有许多是过去曾担任过高级领导干部的老同志和在理论学术界有很深造诣的专家学者,象于光远、李昌、杜润生、李锐、李普、杜导正、朱厚泽、袁鹰、戴煌、杜光、高放、高尚全等等数不胜数,他们对*的国情有很深刻的了解和研究,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他们作为两头真的一代,大多数都已进入古稀之年,还有的已是耄耋老人,有的甚至临近百岁之期,出于对国家和人民深深的爱,敢于说真话,敢发人之未发之言,用自己的笔头积极建言献策,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始终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些老同志们老当益壮,愈老而弥坚,他们的文章因事而作,满怀忧国忧民的情怀,思想的火花喷薄而出。为了书写真实的历史,为了人民的福址与安康,孜孜不倦不遗余力地贡献自己智慧和力量殊为可贵,功德无量,让人起敬,他们带了一个好头,他们的存在既是《炎黄春秋》之幸,更是国家与人民之幸,也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才使《炎黄春秋》这份杂志办得如此的精彩,他们的垂范无疑给我们年轻一代知识分子树立了无穷的榜样,在这方面,我们年轻的同志反而显得落后了,思想僵化了,受制于这样那样的制约,应该向老同志们学习,迎头赶上,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传承老同志们思想的火炬,大胆建言献策,让我们的国家真正实现民强国富。
在我看来,《炎黄春秋》作为一份纪实性综合月刊,在国内同类刊物中应属娇娇者,它不单凝聚了人气,更凝聚了智慧,紧扣了时代脉搏,紧扣了改革开放大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的言论空间还不是很开放的情况下,这份杂志能办得这样好很不容易,我们应尽力维护它,关爱它,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有这样好的成绩,当然也得力于我上面所说的一批老同志的努力。相反,我们一些年轻知识分子却没有足够担当起作为知识分子应有的作用,沉湎于纯理论的书斋中玩文字游戏,或沽名钓誉,或自我封闭,心中多的是自己少的是人民,没有为*改革开放大业和*的民主化政治建设尽心竭力地思考,身体力行的作文,实在应该感到羞愧。我以为,《炎黄春秋》对历史的态度和积极参与*的改革开放建设的行动尤其值得称道,一个国家政治的好坏与每个国民的命运紧密相关,还原历史,厘清现实,关注未来,正是《炎黄春秋》所在做的。我又想起了那句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年青一代知识分子更应有所作为。在这方面,《炎黄春秋》无疑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萧克将军与《炎黄春秋》
戎马一生、素有儒将之称的萧克同志,晚年曾任*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校长、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离职后受中央军委委托主持编纂八路军史料丛书。他在党史、军史研究中力倡实事求是,反对人云亦云。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纠正一些讹传,在学界传为美谈。
1990年,时任中顾委常委的萧克将军参与发起的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于翌年5月在北京宣布成立;7月,这个研究会主办的《炎黄春秋》正式创刊。从此,《炎黄春秋》在萧克将军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走上了由初创、发展到逐渐成熟的过程。10年耕耘的辛勤中,10年收获的欢乐里,都有着萧克老将军的身影。10年来,萧老对《炎黄春秋》的指导、支持、呵护,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然而都是深刻的,久远的。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筹备时,萧克同志就积极倡导创办一个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以史为鉴、以史资治的刊物。在他的直接关怀指导下,很快就办好了有关手续。《炎黄春秋》杂志初创时,全体工作人员在北京景山后街北京市少年宫院内集中办公。租用的是一家招待所坐西向东的几间平房,“化缘”来的几张桌子有的还残留着“文革”时写大字报的痕迹。如此简陋的办公室,使前来看望大家的萧克老将军立刻想到了延安,想到了“抗大”。他笑着说:“这比当年住窑洞好多了,窑洞里能培养革命干部;你们在这里也能办好杂志。”萧老还特别嘱咐一位副社长说:“杂志社来了新同志,一定领他们到我这里来。哪能有连长不认识他的排长、班长,班长不认识他的兵的道理呢?”
萧克将军较为关心的当然是刊物的方向,刊物的品格,刊物的质量。《炎黄春秋》以主要篇幅记述重要的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萧老便把“求实存真”4个字看得格外重要。他很欣赏东汉哲学家王充的两句话:誉人不增其美,毁人不益其恶。换成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写好人好事,要写得恰当,不要再去涂粉;讲坏人,讲敌人,也不能讲过(头)。他主张研究历史“不唯上,不唯亲,不唯权势”。他说:“历史的事实是*权威。”“搞历史研究的同志必须‘求实存真’,不能作违心之论。”萧老强调:“历史就是历史,不能人为地歪曲事实。真理只有一个,是不能以某种‘政治上的需要’来改变的。有些同志喜欢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甚至制造材料,歪曲事实”。“这很不好”,这“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萧克同志是一位十分谦虚的长者。他身经百战,指挥过千军万马,但对于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和炎黄春秋杂志社的工作人员,即使布置工作,也从不用命令的口吻。《炎黄春秋》的记者随他出差,他走在哪里都是询问、倾听;他出席各种学术研究会,需要讲话时他一定事前听取有关同志特别是学者的意见,认真准备。萧克讲话,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平实无华中常常透出令人吃惊的睿智。
人员情况/《炎黄春秋》
顾问:杜润生、李昌、于光远、李锐
编委:方实、王俊义、冯 健、冯其庸、曲润海、朱厚泽、何方、吴象、吴明瑜、宋木文、张文彬、张岂之、张荣华、李普、李一鑫、李大同、李冰封、李维民、杨天石、杨继绳、杜光、杜导正(召集人)、苏双碧、邵燕祥、周瑞金、范敬宜、金冲及、赵德润 、钟沛璋、凌云、展江、徐孔(副召集人)、秦晖、袁鹰、高尚全、章诒和、萧蔚彬、彭迪、曾彦修、韩钢、雷颐、魏久明
社委会:杜导正(主任)、徐孔、吴思、杨继绳、李晨、徐庆全、胡竞成
编辑部
社长:杜导正
法定代表人、常务社长、总编辑:吴思
副社长:徐孔、杨继绳
执行主编:李晨、徐庆全
社长助理兼办公室主任:胡竞成
网络总监:张晓鸥
理事长:杜导正
副理事长:庄其環、李琼
理事:白建纲
秘书长:徐孔
副秘书长:杜明明
核心作者:白介夫、陈大斌、陈模、方实、戴煌、杜导正、杜润生、杜光、冯东书、冯建辉、傅国涌、高尚全、官伟勋、高放、龚育之、郭宇宽、关山、韩钢、郝怀明、何方、何蜀、胡启立、江平、季音、金凤、金雁、黎白、李靖炎、李维民、李一蠡、李普、李锐、李乔、李庄、李慎之、刘志琴、廖盖隆、马识途、彭迪、秦晖、邵燕祥、施亮、苏双碧、田纪云、王海光、王也扬、吴江、吴敏、吴思、吴象、谢韬、邢卓、笑蜀、辛子陵、薛德震、薛攀皋、徐孔、徐庆全、徐光耀、许人俊、阎明复、杨继绳、姚监复、尹骐、尹振环、应克复、于光远、余焕椿、袁鹰、曾彦修、詹小洪、赵淮青、章立凡、张彦、张广友、张惠卿、张鸣、张培森、张天来、张绪山、朱鸿召、朱厚泽、朱良、朱正、周瑞金 、钟沛璋、资中筠
投稿要求/《炎黄春秋》
(一)基本要求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
(二)文题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
(三)作者与单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四)摘要和关键词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
(五)标题层次一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2."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
(六)计量单位、数字、符号文稿必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符号。
(七)参考文献限为作者亲自阅读、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按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列于文末,并依次将各编号外加方括号置于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书写格式为:作者.文题.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页.网上参考材料序号.作者.文题网址(至子--栏目).上传年月。